写代码的同时,用 1.5 倍速播放刷了全剧,这部剧像是打感情牌,不断在解释政府的苦衷,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发展经济与环境破坏无法兼顾。再要加一句,那就是解决地方发展问题得找上级单位要政策要资金。
我是一届码农不懂政治,但好奇的是如果仅仅这样,那还谈得上什么地方发展,千篇一律的模仿,工业园、招商、现代化大型农业。好像全国都是一份试卷一份标准答案。
剧中的会议让人作呕,大大小小的话,的确像平时听到看到那样,不断讲各种精神,不断强调各种初心党性,不断强调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在不断的不作为。
一个县级领导不断督促的河道污染,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村干部私底下悄悄卖掉农民的猪,而更大的工业污染都视而不见。
一个县级领导不断强调甚至去吃过多次饭的小馆子,依然不断的被九龙治水的各路衙门折腾个半死。
一个工商注册流程,再三卡死企业流程的办理,甚至被公报私仇的针对。
一个市级领导不管不顾的摊派任务,通过排名压榨下级单位作假。
……………………
而这所有的一切,谈不上任何制度性的解决,百姓和基层官员都缺乏制度性保护,官员被迫唯上,百姓被迫配合来回摇摆的政策调整,丝毫看不到专业性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看不到专业性讨论。可能编剧只是要宣传我们看到的辛苦吧。但以我浅薄的企业管理经验来看,讲苦劳是最可怕的,往往不如什么都不做,苦劳更多是无谓的折腾,副作用很大。
在最最后即将结束时为数不多的亮点。先是前县委书记搞农业,在短暂的对谈中详细解释了现代化农业涉及到的劳动力、机械化、规模化、风险及个人热情等问题。另一个是是办公室的小伙子驻村后利用法律武器帮助村民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小伙子先投入时间、金钱以及自己的意志力后的推动,也几乎看不到体制的辅助。
总结起来,真是一部高级黑的电视剧,群鸟诺诺,看不到希望。国家一直在推行的 STEM(Science 科学、Technical 技术、Economic 经济、Mechanic 制作) 治国还是前路漫漫。
最近在看陆铭《大国大城》,书中讲述很多城市发展的思路,很开阔我的视野,书中也谈到他与官员交流的场面,且不说陆铭理论的对错,如果不同声音第一时间就被当作异端毙掉,还是挺可怕的,但愿不同观点不同思路真的可以一起摆桌上碰撞,尤其是问题已经很明显的时候。